1摄像机摄影的运动技巧


推镜头:1.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2.采取变焦距镜头。


推镜头的作用:


、把观众带入故事环境;(摄影机前行)


、把被摄主体(人或者物)从众多的被摄对象中突出出来;


、突出人物身体某一部分的表演的表现力,如脸、手、眼睛等。


、强调、夸张某一被摄物体的局部。(变焦距镜头)


、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变焦距镜头)


、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变焦距镜头)《法国中尉的女人、海边相遇》。


拉镜头:1. 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2. 采取变焦距镜头。


拉镜头的作用:


、表现被摄主体与它所处环境的关系;


、结束一个段落或者为全片结尾。


摇镜头: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


把“摇镜头”分为三类:


· 纯描述性摇镜头;


· 表现性摇镜头:以某种技巧摄影为基础,表现一种人的印象或思想。


· 戏剧性摇镜头。


摇镜头的作用主要是:


· 介绍环境。

· 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

· 表现人物的运动。

· 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

· 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移动镜头:摄影机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动。(“升”、“降”是垂直方向)。1.人不动,摄影机动;2.人和摄影机都动。(接近“跟”,但是,速度不一样)。


跟镜头:摄影机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


还有,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


2电视电影的景别应用


细致的可以分为:


极远景:非常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只有剪影的样子。


远景:人或者景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的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


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一般大家大致可以分为: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3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


淡入:又称渐显。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其用途:用于时间转换;表现梦幻、想像、回忆;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


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它是通过分割画面,表现人物的联系、推动情节的发展等。


划:又称“划入划出”。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


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


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


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180°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180°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


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


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


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


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装配、剪切之意,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前者主要以展现事件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又称为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都属此类。“表现蒙太奇”则是为加强艺术表现与情绪感染力,通过“不相关”镜头的相连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而产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内涵。


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内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剪辑是影视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工作,也是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


4涉及的其他名词


前景:镜头中靠近前沿或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的一部分,并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后景:镜头中靠近后边或位于主体后面的人或物。后景在镜头画面中,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是戏剧环境的组成部分,有时直接构成背景。


中景:处于画面中间的部分。一般主体会出现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间的部位。


前景、中景、后景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使画面富于层次感、纵深感。有些画面的层次作了更细致的划分。


内景:也称“棚内景”。指在摄影棚内搭置的场景(包括室内景或户外景)。


外景:摄影棚以外的场景,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实景,以及在摄影棚外搭建的室内景。优点是真实、自然,具有生活气息。


摄影棚:专供拍摄影视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筑物。较大的摄影棚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以上至1000平方米,高度为8米以上。棚内四周有为绘制背景用的天片,装有各种照明设施、音响条件,以及隔音、通风、调节气温、排水等设备。棚内可搭建供拍摄的各种室内外布景。


造型语言:传统意义上指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直观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对于影视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与声音造型诸因素(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距离等),共同形成了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 


画外音:指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画外音的重要形式。画外音使声音摆脱了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视听结合功能。


银幕:一种由反射性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可供投射影像的电影放映设备。


宽银幕电影: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型电影,采用比标准银幕宽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广阔的景象。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宽银幕影片,使放映画面高宽比由普通银幕电影的1:1.33,变成 1:1.66至1:1.85,故称之为变形宽银幕电影。


遮幅宽银幕电影:也称“假宽银幕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时,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片窗前加装格框,遮去画幅的上下两边,以压缩画面高度,但不改变画面宽度,能得到与变形宽银幕电影相同的银幕效果。摄制这种宽银幕电影的方法较为简便,已得到广泛采用。


声画同步:也即音画同步,指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歌曲和声响与画面动作相一致,声音(包括配音)和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


声画平行: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一种情形,也称声画并行、声画分立,指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艺术风格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相互贴近,但速度节奏并不同步,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互相补充,若即若离。其基本特点是声音(尤其是音乐)重复或加强画面的意境、倾向或含义。说明性音乐、渲染性音乐都属于声画平行的音乐。


声画对位: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另一种情形,包括两种艺术处理方式:(1)声画对比。声音与画面的内容和情绪一致,但存在量度、节奏的反差。 (2)声画对立。声音与画面的形象和情绪完全相反。